土木-材料力学
首页  课程负责人  教学团队  课程描述  课程资源  课程特色  教学录像  课程建设  网络学习
 
教学情况
课程负责人
教学情况
学术研究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当前位置: 首页>>课程负责人>>教学情况
教学情况

※<教学情况>

一、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

(1)《材料力学》 必修,260学时,4届,220人;

(2)《建筑力学》(理论力学+材料力学+结构力学) 必修,134学时,2届,164人;

(3)《钢筋混凝土结构》 必修, 6学时/周,3届,270人;

二、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

(1)《毕业设计》 必修,150学时,4届,18人;

(2)《生产实习》 必修,15学时,1届,16人;

(3)《毕业实习》 必修,15学时,1届,18人。

三、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

(1)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全国教育科学“十五”国家规划课题,2年;

(2)房屋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校级重点课题,2年;

(3)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全国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课题,3年;

(4)工程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省级 2年。

四、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

(1)房屋建筑教改试点专业试点工作中期回顾 《攀枝花大学学报》 2000.12;

(2)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》(核心期刊) 2004.04;

(3)普通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《攀枝花学院学报》 2006.12;

(4)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保障条件 《攀枝花学院学报》 2007.8;

五、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

(1)弹性小位移振动时无黏结预应力筋运动分析与阻尼耗能计算 《四川建筑科学研究》(核心期刊),第一作者,2001年第3期;

(2)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《四川建筑科学研究》(核心期刊),第一作者,2001年第4期;

(3)冷拔螺旋钢筋粘结锚固性能实验研究 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》(核心期刊),第一作者,2001年第5期;

(4)劲性砼低剪力墙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模型 《四川建筑》,第一作者,2001年第3期;

(5)劲性混凝土带边框低剪力墙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》(核心期刊),第一作者,2001年第4期。

六、获得的表彰/奖励

(1)《房屋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》,2001年3月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;

(2)《论四川城市化建设的重点》 获攀枝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第一获奖人,2002.11;

(3)《论攀枝花市城市形象的营造》 获攀枝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第一获奖人,2005.01;

(4)“2004年度科技咨询工作先进个人” 授予单位: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等次:一等奖,2004.12;

(5)“四川建设人才先进个人” 授予单位:四川省建设厅 2005.06;

(6)“四川省建设科技先进个人” 授予单位:四川省建设厅 2006.01。

※<授课情况>

1.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(承担职责任务、授课学时数量、参学学生人数、取得教学成效等,文字描述,100字内);

连续三届作为主讲教师承担《材料力学》的授课任务,授课总学时192学时,授课学生240人,授课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授课方式、方法灵活多变,对学生因材施教,得到了同行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。

2.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情况(见下表)。

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名称(不超过5门)

课程类型

周学时

届数

学生总人数

《结构力学》

专业基础

6

2

90

《材料力学》

专业基础

4

4

320

《建筑力学》

专业基础

3

2

164

承担实践研究情况: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(含实验、实习、课程设计、毕业设计/论文,学生总人数)。

一、连续5届指导学生《毕业设计》, 指导学生人数40人。

二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计划:

1、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性能试验研究,2013年,国家级;

2、骨料强度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,2014年,国家级;

3、圆轴扭转截面没有剪应力的试验研究,2015年,国家级;

4、测简支梁在电机转动下产生共振的电机频率,2015年,国家级;

5、钒钛尾矿砌筑材料试制,2016年,国家级;

6、腹板双角钢对装配式内套筒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,2017年,省级。

攀枝花学院土建学院  地址:攀枝花市机场路10号
电话:0812-3371989